找到相关内容71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2)

    147  生中的第八品。若有众生,毁犯了五戒、八戒或二百五十的具足大戒  ,如此愚,甚至有时会拿僧伽(Samgha)财物,或比丘、比丘尼供身  之资具,如吃的、穿的等,或不依佛法,而专门向人乱说违背佛理的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970856.html
  • 李孝本:南北朝之佛教资料篇(2)

    人欲补助之。道纪云  :吾母非他母,而斥之,而又鼓励道俗,又劝人奉持八戒。  北周建德三年 (五七四) 五月,废佛道两教,毁淫祠,建德  六年 (五七七) 灭北齐,同时亦废北齐之佛教,北周大象元  年 ...

    李孝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0270893.html
  • 亦禅亦教衡岳山

    曾在南岳活动,并对南岳道教产生重要影响的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倡 导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。这些戒律是在吸取了佛教有关戒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。至于他提出 修炼主要在于修心,修心在于主静,以及“坐忘”、“静则生慧”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671361.html
  • 演慈法师:弥勒信仰概述(1)

    念顷,受八戒斋,修诸净业,发弘誓愿,命终之后,譬如壮士,屈申臂顷,即得往生,兜率陀天,于莲花上,结跏趺坐。”  从这段经文看,“行众三昧,深入正定。”只是诸功德中一部份而已,其他还有,严守诸戒行,显...可是他的程度好像得六通圣者。所以说:“行众三昧,深入正受。”只是诸功德的一部份。   还有最方便“念佛形像,称弥勒名,受八戒斋。”这些最简单方便法,正是往生净土同一模式,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得往生西方...

    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171697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年代考

    以落  发及所给之度牒为凭,与其人之年龄及其对佛教知行之深浅  无严格限制。受戒则指已举行戒仪,与严守戒律而言,如五  戒、八戒及具足戒等。前者有如基督教徒之普通洗礼,后者  有如基督教徒之幼年领洗后...

    罗香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473561.html
  • 海涛法师 慈悲的咒语

    道。   ◎洗身、穿净衣、受八戒,并持此咒一千遍。即使应命尽,亦能延长寿命,净除无明障,消除疾病。   ◎在动物耳边持咒,令闻者,最后一生为畜生。   ◎重病临终前,闻此咒,消病障,不堕恶趣,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173622.html
  •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——以弘一法师为例

    行事,也说到在家众的行事。为了便于在家居士的学习,法师特将南山三大部中有关在家律仪部分录出,辑为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。他在该书序言中说:“南山三大部虽正被僧众学习,而亦兼明三皈、五戒、八戒等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673999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接著等级继有五戒、八戒、菩萨戒等。所受之戒无论是那个层次都以皈依为根本,也是迈向成佛之道的第一步。否则还未算入门为佛弟子。   况且皈依后,领受三皈戒体,于心性上起著防非止恶的作用,令佛弟子好趣向涅槃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扎孜活佛

    一个源自古印度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持戒方法,又称八关戒斋、八关斋、八戒、八禁等,持法是每月阴历(藏地为藏历)的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二十三日及月底二日,受持一日一夜出家戒律,斋戒内容为:(一)不杀生。(...

    陈晓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5977017.html
  • 略说五戒

    或者八戒、五戒等等。然而,既使取相忏悔以后,不堕三途,其间世间的性罪仍然在,就像杀人,一命还一命。就是假如百千劫,所做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一天冤家路窄相遇的时候,还必须还他命的。除非往生...法,制戒的罪就灭了。取相忏必须见光见华,佛来摩顶。如果没有,那就会带着罪而堕落。   上品不可悔——根本罪:依小乘法,不通忏悔,不得更受五戒,亦不得受八戒等。依大乘法,修取相忏,至心恳切,用心观想,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4579043.html